為實現碳中和,夏普公司開始開發一種適于大規模儲能,利用“流動式鋅空氣電池”的儲能技術?;诙嗄陙黹_發的鋅空氣二次電池技術,夏普的目標是通過采用新型流動式方法,建立一種低成本且大容量的儲能技術
查看更多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推行氣候中和或碳中和,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但可再生電力存在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將可再生電力進行化學儲存,以可再生能源載體形式運輸至能源需求高的地區或國家,利于實現可再生資源的再分配;因此,可再生能源載體的海上供應鏈是全球產業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轉型的關鍵。
查看更多9月17日,由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京召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致辭中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轉型不斷向縱深推進,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
查看更多2022年1月12日,內蒙古政務服務網發布《變更項目備案告知書》,內蒙古榮信化工有限公司3000噸/年草酸二甲酯制聚乙醇酸項目準予備案。
查看更多舍弗勒與Hydrogenious LOHC Technologies公司及亥姆霍茲埃爾朗根-紐倫堡可再生能源研究所(HIERN)達成合作協議,三方將攜手開發采用液態有機氫載體(LOHC)技術的氫燃料電池。這一合作是舍弗勒在推進氫能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查看更多8月30日,中國石油辛烯等α-烯烴合成成套技術工業試驗項目如期中交。該項目是中國石油重大工業現場試驗項目,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潤滑油生產關鍵技術攻關及應用”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隨著項目中交,大慶石化建成國內首套3000噸級1-辛烯合成工業試驗裝置,工業試驗成功后,將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成套技術工藝包,填補國內1-辛烯生產技術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力提升中國石油在α-烯烴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
查看更多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環境研究院教授應光國團隊的副研究員張芊芊等全面闡述了我國農膜使用量及其塑料碎片的環境殘留量,并評估了農膜使用全生命周期中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的釋放量和環境歸趨。相關研究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技術》。
查看更多據了解,榜單由“總量榜”和“強度榜”組成??偭堪?,按照上市公司2020年度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由大到小排序,強度榜則按上市公司每萬元營收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大到小排序。
查看更多10月16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超平銅鎳合金單晶晶圓、8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鍺基石墨烯晶圓等新材料亮相,展示了我國在高質量石墨烯材料領域的創新成果。在上海市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的推動下,科研團隊實現了這些成果的小批量生產,產品尺寸和質量處于國際“領跑”地位。
查看更多8月13~14日,2020首屆烯烴齊聚—高碳醇—異構醇技術與市場論壇在山東滕州舉行。會議認為,近年來低碳烯烴、煤制油的發展,為高碳烯烴提供了原料支持,今后高碳烯烴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高碳烯烴羰基化的高碳醇—異構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劑、洗滌劑、增塑劑等多種精細化工產品的主要基礎原料,以高碳烯烴為原料的精細化工產業鏈將迎來市場機遇。
查看更多近日,來自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的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機器人化學家。 這款機器人化學家具有人形特征,可以在標準實驗室中自己工作,像人類一樣使用各種實驗儀器。然而,與人類不同的是,這種機器人具有無限的耐心,可以同時考慮數十個維度的變量,每天工作 21.5 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用于暫停充電。 更重要地是,這種機器人可以獨立思考,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實驗操作。在第一次測試中,這個 1.75 米高的 AI 機器人在 8 天時間里獨立完成了 668 個實驗,并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化學催化劑。這一重磅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雜志上。
查看更多氫能被譽為“終極能源”,是國際上公認的清潔能源,但目前尚未大規模應用。根本原因在于氫氣具有桀傲不馴的特性:易燃、易爆、常溫常壓下難于儲存、運輸。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將其歸納為氫能利用的四大難題之一。因此,突破氫氣應用瓶頸成為科學界夢寐以求的目標。中國地質大學特聘教授程寒松教授團隊成功攻克氫能大規模應用的技術瓶頸,開發出了常溫常壓條件下有機液態儲氫技術。
查看更多花朵的顏色多來自色素,色素吸收或者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產生色彩;而蝴蝶或者變色龍的顏色源于這些生物體表的細微結構——比如納米“光子晶體”( photonic crystal,PC)——對光的散射、衍射和干涉等,這種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結構色”。結構色有很多優勢,比如不易褪色、不怕水洗、顏色可調等。不過,使用目前流行的3D打印技術還無法方便快捷的實現結構色。
查看更多催化降解是處理有機污染廢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因表面積高、孔結構可調控以及活性位點多等特點,已成為一種去除有機污染物的新型催化材料。
查看更多近年來,綠色化學技術在全球制藥領域內掀起了研發與應用熱潮。作為一項革命性和顛覆性的綠色制藥技術,連續反應技術以其顯著的安全、環保、高效等優勢在眾多新技術中脫穎而出。根據Roots Analysis的數據,傳統反應釜批次反應的綜合設備效率大約是30%,而通過應用連續反應,效率可大幅提升至75%以上。
查看更多美國能源部(DOE)日前宣布在“先進煤化工技術”主題框架下資助1400萬美元支持先進煤化工技術研發,旨在研發高性能低成本的煤基原料化學加工轉化技術,以實現煤基原料到高價值材料的高效經濟轉化。本次資助將聚焦五大技術主題領域
查看更多本文中該課題組首先制備了含有大位阻叔丁基取代的二亞胺鈀催化劑1-2,其在乙烯聚合中具有中等的聚合活性(105g/(mol Pd·h)),能夠制備具有高分子量(Mn 高達 45.58 ×104)中等支化結構(60/1000C)的聚乙烯。同時他們在同一條件下,利用已報道的大位阻鈀催化劑3-7同樣制備了一系列不同支化的高分子量聚乙烯
查看更多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陸地生物研究所與法國波爾多大學合作,通過微流體技術制造出了人工葉綠體,它們通過一種自然沒有的途徑,利用光來驅動二氧化碳的固定。該方法可用于從環境中捕獲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有用的分子,如染料和藥物。相關文章以“Light-powered CO2 fixation in a chloroplast mimic with natural and synthetic parts”為題發表在了《Science》上。
查看更多近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宣布由其牽頭,東芝能源系統與解決方案公司、東北電力株式會社和巖谷產業株式會社共同參與的全球最大規模(10 MW)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示范廠(FH2R)在福島順利竣工
查看更多美國能源部(DOE)日前宣布資助7400萬美元支持先進建筑節能技術研發,旨在整合國家實驗室、大學和企業研究力量來共同研究、開發和測試靈活高效的節能建筑和建筑系統技術,提高建筑物和電網能效,減少全美的建筑能耗。
查看更多“低油價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不是疫情導致的低油價,而是根本供需關系導致的?!?月26日晚,中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線上會議中,對當前的油市低迷格局做出上述判斷,并認為低油價將持續1至3年。
查看更多4月27日下午,金華(上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花落臨港松江。這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首個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開啟“多地布局、分工合作、功能化差異”的長三角跨區域地市級合作,標志著G60產業協同一體化進程正式駛入快車道。
查看更多氫氣和甲烷等能源氣體對人們來說,是當下關鍵且環保的能源載體。然而如何良好地儲存這類氣體,是限制人們使用的重要瓶頸問題。
查看更多石墨烯和我們的距離,真的越來越近了。且不說學術界每年數以萬計的論文、動輒上千萬上億的研究經費,就連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已經能看到石墨烯的影子。打開萬能的某寶,輸入“石墨烯”就可以搜到千奇百怪的商品,絕對可以滿足你的想象力。
查看更多未來光伏的新增量,已經受限于電網的消納能力。為了破解這一困境,光伏電站投資企業積極探索,“光伏+儲能”、“光伏+制氫”是目前最受青睞的兩種方式。
查看更多近日,巴斯大學化學工程系 Alfred K. Hilla 和劍橋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 Collin Smithb 和 Laura Torrente-Murcianob 一同在能源類頂級期刊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發表了題為 Current and future role of Haber-Bosch ammonia in a carbon-free energy landscape。在文章摘要中高度概括了催化合成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查看更多我國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對應的兩套科技體系要實現融合發展與協同創新,亟需在體制機制、資源配置、科研組織方式等方面進行新的突破和探索。本文對近年來呈現出較強的創新競爭力的新型研發機構的基本特征和在跨越創新障礙方面優越性進行了系統分析,結合兩大科技體系融合創新中出現的問題和已有的實踐探索,提出了以軍地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性質的協同創新平臺為核心,打造由企業群、園區、投融資和政策體系等構成的創新生態,形成“平臺+環境”的兩大科技體系融合創新的模式。
查看更多剛剛,國際油價又暴跌至另一新低點。 2020年3月30日,WTI原油跌破20美元,一度觸達19.92 美元\桶新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自2002年2月以來,長達18年的時間中,首次跌破20美元\桶。這一價格也輕而易舉的打破了2014-2016年油價暴跌周期的最低點。
查看更多作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的能源需求和供應情況及發展前景將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此外,我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源供需停滯也將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連鎖反應。
查看更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脅人類健康并沖擊全球經濟,已成為近年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作為國民經濟的血液命脈,全球和我國能源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大影響。我國為應對疫情危機,采取了全球最嚴格的管控措施。
查看更多加氫站是連接上游氫氣和下游燃料汽車用戶的紐帶,是大規模發展燃料電池車的基本條件。目前,我國加氫站的利用率約為40%,未來市場規模提升后,利用率有望達到70%。
查看更多3D 打印早已火遍全球。相較于傳統的制造工藝,3D 打印能夠輕松實現器件結構更高的精度和復雜度。但除了關注器件的結構,如何讓材料本身在 3D 打印加工過程中保留獨特的材料特性,成為一個有 “靈魂” 的器件,也是一大重點研究方向。
查看更多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低溫性和化學穩定性,并且可以采用吹塑、擠出、注塑成型的方法進行加工,在生產、加工、應用和回收再生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是相對環保節能的材料,性價比非常優異。下游產品形態主要有薄膜、中空容器、管材、注塑制品等,被廣泛應用于包裝、農業、通訊、建筑和電子電器等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非常迅速。
查看更多1月7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在“碳利用計劃”框架下資助1500萬美元支持碳利用技術研發,旨在開發利用電力或其他工業排放的CO2為原料生產增值產品的技術,以降低碳捕集成本和減少碳排放。本次資助主要聚焦3大主題領域,包括:合成高價值有機產品;合成固體碳產品等無機材料;捕集CO2用于藻類培養。
查看更多氫甲?;钱斀窕瘜W工業中最常用的大規模均相催化反應之一,將烯烴、氫、一氧化碳轉化為醛及相關化學品,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多年來,傳統的工業催化劑體系盡管表現出優秀的催化性能,但也一直面臨不小的挑戰。
查看更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對位芳綸、碳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特種纖維,具有強度高、模量高、質量輕、防彈、防刺、防割、防海水性好、耐化學腐蝕、抗紫外線、耐磨度高、耐低溫等顯著優點,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安全防護、工程建筑、海洋漁業、民用紡織品等領域。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生產和出口國,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產品質量持續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并且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技術壟斷和產品禁售的局面。
查看更多紐約電力局(NYPA)上周宣布了與開發商Zinc8 Energy Solutions一起安裝示范鋅空氣儲能系統的計劃。據外媒報道,該100 kW/1 MWh的儲能項目源于NYPA去年進行的一項“創新挑戰”,將其作為滿足電網需求的備用電源。
查看更多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7798號
滬ICP備19009172號-3 Copyright ?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